勇者之光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43|回复: 3

[溪流] 投出的木片——长长短短的记录

[复制链接]

赏金猎人学徒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战斗力⑤⑨⑨的贤者

支援
岁魈
所在地
野外红区
携带金
10122 GP
活跃度
7 AP
技能点
4 SP
剧情点
1007 TP
存在感
1766 BP

二刀流野外生存潜行生物学C剑S

发表于 2015-9-25 00: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天狼 于 2015-9-23 18:49 编辑


  这些木片漂在水上,上面刻着文字

  有,有

 

 

我听到了它们的声音

天平倾斜,重量加身

愿那好的坏的,都收进合适的袋子里,有如礼物一般



不想放BLOG的东西,和YZ有关的东西,就丢在这里啦!

评分

参与人数 3存在感 +3 收起 理由
塞缇丝 + 1 漂在水上的木头!
柯瑞森特 + 1 好看!
岁魈 + 1 给水底一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赏金猎人学徒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战斗力⑤⑨⑨的贤者

支援
岁魈
所在地
野外红区
携带金
10122 GP
活跃度
7 AP
技能点
4 SP
剧情点
1007 TP
存在感
1766 BP

二刀流野外生存潜行生物学C剑S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00: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狼 于 2017-4-27 16:18 编辑



又排了个满意的版!
照惯例,相关第一帖就献给师父吧!


2015.9.23


  今天很早就把算术做完了,本来打算填星星坑……不小心看到雷古出的新题目

  这题出得真好,特别想答(可能凡是跟师父有关的我都想答)!预感会写到半夜十二点,所以今天肯定填不了坑了。

  (结果写到第二天十二点,还没做算术)

  为什么不跟帖而放在这里,大概因为……我的答案在那边会显得有些KY吧。

  毕竟原帖以角色为主,不好讲太多中之人相关的东西。

  但我想说更多和师父相关的东西。

  其中不可避免会提到自己,有些内容或许会引人发笑,又或者令人不适。

  我自觉不该将它置于公共场合。

  而对于我来说,正是那样的我才能遇到师父。它不仅是我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必须感谢的一部分。

  所以,答题开始。
  
最近接触了一些有关自恋的问题,于是提问:
你和你喜欢的那个人内在有哪些相似之处?

  因为一时想不到相似的地方,我的注意力就落在了自恋上。

  ……跑题比预想的快

  以前看过一种说法,“对他人的喜欢,其本质都是自恋的映射。”

  有些时候,不得不承认它说得有道理……就像我们选择朋友,肯定更容易被“世界上另一个我”吸引。
  “我是这样想的。”“我也是!”“不明白那个人怎么XXXXXX……”“就是,简直OOOOOO。”
  发自内心的认同令人愉悦。假如对方与自己相似,一定能接纳更多的自己吧?
  在对方那里,自己是被肯定的、被夸赞的、被欢迎的、被喜爱的——“难道不应该如此吗?”
  我也这么喜欢我自己呀。
  喜欢一个与自己相似的人,就像喜欢自己一样,快乐得不行。
  朋友之间,这样喜欢彼此太正常了。

  (PS:许多变体的友情形式,都可以理解成对“另一个自己”的认可。)

  例如——平时不说好话,开口把人气死,却在危急关头成为对方后背的。
  “你混账,我也混账。谁也不比谁强,所以谁也不准出事!”
  还有平时互不承认——“我与尊下并非一路人。”
  公开发表文章互相抨击,互相不认可对方的观点,然而大局当前能坚持同种原则,以至于惺惺相惜。
  “你这人小事有点拎不清,骨气我还是很欣赏的。”“过奖过奖,您也不遑多让。”

  但是,朋友总归是朋友,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友情的纯粹亦在于此。
  不需要了解太多,那不重要——只要我瞧你顺眼,我认定你就好。
  是一种爽爽快快,干干净净的感情。
  有没有自恋的成分,那都无妨。

  题目的“喜欢的人”如果指朋友一样的喜欢,那答到这里,差不多就能结束了呢。

  寻找朋友与自己的相似点,可比恋人容易多了。

  ——若指恋人,被认为是由“自恋”衍生“喜欢”,那还真是,满令人伤心的。

  首先要明确几个概念。

  朋友和恋人虽然划分得清楚,但那仅仅是身份的划分,而不是感情的划分。
  人的感情,通常会被简单粗暴划为亲、友、爱,以身份作为参考标准。
  理想情况下,与亲人相处,应投之以亲情;与友人相处,则投之以友情;与恋人相处,当投之以爱情。
  实际当然复杂得多,感情不可能分得那么明细,很多时候都以混杂姿态呈现。
  只是亲人也好,友人也好,皆能划出明确的行事标准,而对恋人不行。
  原因无它,每个人观念有别。
  有认为恋人是“床伴”的,有认为是“甜言蜜语的对象”,有认为是“可能结婚的人”,有认为是“搭伙过日子的室友”……
  在我看来,最大的差别其实只有两种。

  其中一种,认为恋人是“必要的,迟早会有的”;另一种则“无所谓,最好不要”。

  对于第一种人,他们知道“迟早要有个恋人”(为了结婚/过日子/玩/等等),所以会有意识地寻找、物色可能目标……其选择标准,难免涉及理想像
  换而言之,就是“自己认可的形象”“希望对方符合的形象”“希望能将对方改造的形象”——最后若能成功磨合,那即是对方也同意这么做。
  两个人在这一层面拥有共同语言。这种合拍,显然属于“世界上另一个自己”。
  自恋心理学当然也对他们适用。

  而另一种,认为“无所谓,最好不要”的人,从一开始就没有为此付出代价——包括费心——的打算。
  对他们而言,床伴不属于“恋人”的概念,床伴更多是朋友——你情我愿,友情一炮,安全高效,概不负责。
  他们的未来只计划了自己,没有另一个人的位置。
  这种人当然也是自恋的,极端的自恋,到了心理洁癖的程度,断不可能将自己的期望投映给他人。

  大言不惭地说,我就是第二种人。

  我甚至是更为偏激的类型,知道自己和其他人不同,他们的东西我都不想要。
  原因嘛……我从小时候开始,感受到的世界确实和其他人不一样。
  然后,当我注意到那意味着什么时——性格也随之变坏了。
  其实可能没有那么坏……但总之是会让父母难过的类型吧,我从来不认为他们和我是同类,也体会不到血溶于水。
  尽管道德上知道要保持尊重,然而也仅限于此了。
  计划过一次自杀,只是为了尝试让灵魂摆脱身体束缚……最后当然没有成功,并且父母从头到尾都不知道。
  我用非常轻松的心态,探索般地看待这件事,完全不考虑其他人的感受。
  那时候与其说是中二,不如说是疯狂吧?当然外表上看不出来,交到的朋友也都很可爱。
  至于性格上最明显的地方,那是毫无理由的自信——幸好懂得掩饰,没有讨人嫌。

  认识师父的时候,我就是这么个状态。

  师父与我的任何一个朋友都不一样。
  当时我已经认识了塞缇丝,我们是无话不说的好伙伴,成天讨论宇宙的形成、柏拉图、尼采。
  基本上,能玩得好的朋友都喜欢叨咕它们,要是聊不来,多半就是跟无趣的大人一样的笨蛋了。
  师父是在一个奇妙的聚会上认识我们的,照理说他对这些也很熟悉。
  我信心满满地跑去和他叨咕,结果他——完全不给面子!
  他超级自我中心,想到哪就说到哪,根本不理会我酷炫的宇宙观!而我!……三言两语就被他带跑了。
  
  他并不爱说很酷炫的话,很多时候就是随便聊聊,这个我还是很擅长的!随便聊聊!
  然而他又特别没有诚意,从不讲自己的事情。
  问他三次,他给出三个完全不同的答案!气定神闲,明目张胆!
  塞缇丝当时都暴躁了!
  但我不知怎么搞的,还可以“哈哈哈哈”,瞎话对瞎话,真有意思啊!
  真心挺有意思,完全没有营养的聊天,莫名地HIGH起来!叽里呱啦说一堆,不知不觉就到晚自习时间,他就催我们去上课。
  那时候的师父不许我考试作弊,不许我逃课,我考不好他还不高兴。
  告白以后就完全不一样了!大概告白以后就是大人了吧!(并没有)
  不过那也要很多年后了。

  反正最初那个时候,我们很快变成了好碰友三人组。虽然这个人一来就会破坏酷炫的聊天气氛(好啦我知道根本没有酷炫),但出乎意料的是,我一点都不觉得他和别的大人一样愚蠢。
  有说“太平洋上有个小岛,岛上有棵草……”
  有从人民币说到中东小国的正太。
  还有聊喜欢的小说,他对文字感性强的作品很喜欢,很有可聊!
  他确实是个很有魅力的人,写了错字都叫人发现不了。
  长得还好看。
  但不符合我当时的审美。
  我当时的审美——当然要有肌肉才行。不是普通的肌肉,要像忍者神龟那样才行。
  不过没关系,好碰友不看肌肉,我也不会说这种事情来打击他。
  毕竟我很喜欢这个朋友!

  是非常奇怪的电波一样的友谊。明明是完全不同的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却有说不出来的气场共鸣。
  当时如果我又要做什么狂热事,唯一会顾忌感情,询问意见的大概就是他了——这真是,奇怪啊。
  但其实也不难理解。我们一见如故,却不太熟。
  不像塞缇丝因为太过了解,反而不需要打招呼。
  他是我珍惜的特别的朋友,尽管我对他一无所知。

  然而我不在意,一来那只是些琐事,二来这份友情迟早要结束。
  即使是师父,我也没有认为他是同类。
  所以我的未来计划里,理当应该是没有他的。

  后来会告白谁也想不到。

  师父也说不可思议。
  因为他也是第二类人。

  他比我要好点,没那么偏激,又有实打实的阅历,知道怎样平衡现实与理想。
  那种平衡却不能被我欣赏。
  他喜欢我这种态度。
  这大概也是共同点吧。

  他在现实里浸染多年,内心却比谁都要纯粹。

  为什么会告白呢?
  一件意外。
  细节略,总之是改变了人生轨迹的意外。
  在那件事发生之前,我们大概有三年没见了。
  我并不认为“友情已经结束”,却也克制着自己不去见他。
  见了能说什么,只有尴尬。
  结果,最后还是见了,因为需要他帮忙。
  自那开始,就有莫名的、难以自控的,好似决堤一般的东西要汹涌而出。
  师父很傲娇地说:“我一点都不想念你。”
  我实在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我发现自己愈发不得劲,见不到师父就不开心,于是跑去问他,“你是不是跟我一样?”
  他说是。
  我:“哦!”
  什么都没想,真的就只是单纯去问个问题。
  再过几天,师父告白了。
  我既不答应,也不拒绝。

  纠结的东西很多,首先这样对不对?
  我的计划怎么办?
  (我)变成别人的东西?

  可也不让师父离开,因为看不到他,我会不得劲。

  当年的渣渣就是我了。

  反正再过一些年……

  风水轮流转。
  天道好轮回。
  不信抬头看。
  苍天(闭嘴)
  汪!

  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忽然发起光来,我已经记不得了。

  那真的就是“整个世界都明亮”。

  他问我,好感源自哪里?
  是不是吊桥效应?
  虽然一起经历过危险的事,但我应该还不至于那么弱比,区区吊桥就叫我效应。
  那么成天的喜欢喜欢,是喜欢哪里呢?
  都喜欢啊。
  ……

  师父对大多数事情,表现得漠不关心。但他一直在观察我的感情。
  那是真实的吗?还是自我欺骗?是对他独有的表现,还是预设程式。
  没错,人有预设程式——一旦条件符合,就会自动进入状态。
  例如一个新母亲,不论她的孩子是谁,她都会自觉“作为母亲该怎样做”。
  那不是理智给她的答案,是天性给她的答案,可能来自观念、常识,也可能是刻在基因里的记忆。
  而人恋爱的时候也是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做法,但那是针对具体对象的做法吗?还是本能的反应?
  假如对象不是这个人,还会这样做吗?
  我有些反应实在太过行云流水。
  有时候枕着师父的胳膊玩游戏,玩着玩着把他忘了。他表示不满,我就蹭蹭蹭领口,蒙混过关。
  能过关吗?能啊。下意识感到自己会被原谅。
  谁告诉我的?
  当我那样做的时候,我留意过师父的反应吗?
  一旦我留意,就会发现,他不动声色,眼神却是“呵呵”呢。
  ……………………说起来,师父那个样子特别可爱。
  比起莫名其妙的“预设反应”,我更喜欢像电火花一样噼啪感应到他真实的情绪。

  我喜欢的是师父本人,而不是我对他的脑补
  所以比起共同处,更多留意的是不同。
  我们对具体事物的喜好差得很大。
  喜欢动物的就是我了!连毛茸茸的晒太阳的苍蝇都觉得可爱。
  师父虽然不会对动物坏,但也不会特别好。我一见猫咪走不动路,他吐槽我。我摸苍蝇,他也吐槽我。
  对食物敏锐的就是师父了!他可以飞快判断一种没吃过的东西好不好吃!
  我跟他对着干,结果一般都是我哭!还是他选的面包好吃!
  我喜欢少女,他喜欢御姐!在他的影响下我也会欣赏御姐的美貌了!
  我能分清猫科动物的脸!……感觉师父好像也能分清。
  我能学猫叫、狗叫、羊叫!他能吐槽我!

  那些不同,令我从心底感到欣喜。因为能更多感受到“师父的存在”。
  就算同样的观点,从他嘴里说出来也会感觉不同。
  那种体会很温暖。
  我觉得,如果真心喜欢某个人,多半会这样注视对方。舍不得错过一点特质。
  以“自恋”为出发点,看到自己希望看到的幻象,把理想的皮披到对方身上,那有什么意义?

  那有什么意义?
  大概只有第二类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吧。
  因为如果仅仅只是自己的理想,他们根本不会假借于人。
  拥有的都是珍宝,而能被自己认可,进入自己的世界的,也是无可替代的珍宝。
  既是珍宝,那就容不得一点假。

  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看重这些。
  我只是恰巧天性凉薄——若不是遇到师父,可想而知会一直凉薄下去——有了对比,感想才格外多。
  但对很多人来讲,他们重视、在意的东西本身就非常多了,并没有必要一定分在这一方面。
  所以随波逐流一点,做个第一类人,或者没心没肺的第二类人,乐得轻松也没什么不好。
  各人各有乐,世界才会不同嘛。

  最后说一说角色!

  天狼与岁魈的共性,仔细想想,应该是“不可妥协”吧?
  敌视城市也好,留恋城市也好,都不会放低身段,委屈自己去做不乐意做的事。
  他们的生活在普通市民眼里比底层还要底层,但对他们自己来说,自由就是天堂。
  ……感觉这段可以贴在回帖里!

  另外天狼身上显然寄托了我很多遗憾。
  就像在《与一张神秘的卷轴有关的故事》里提到的,天狼不记得自己婴孩时看到的师父,他对此特别遗憾。
  我也遗憾和师父相遇太晚。
  要是早点认识他,就能看到他更多的模样。
  …………不过我自己那种性格,要不是师父现在成熟了,会变成怎样真的很难说。
  而且早些年的积累也是很重要的,即使我更早遇到他,也不见得愿意为他改变。
  想想有点残酷。
  但也不能把话说死,因为那个奇妙的共鸣气场,什么都有可能。
  总之,我给天狼最大的幸运,就是他可以一心一意只为师父而生。
  我也一心一意,但他环境单纯。
  说起来我也被师父影响了很多。
  他一个视线,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就能让我发现到以往忽视的很多东西。
  灰蒙蒙的城市,是由数不尽的颜色拼成的。
  若是以前的我,走在大街上穿过人群,眼里也没有人,只有后面的树。
  我以前的世界确实太狭小了。


  喜欢师父。
  比宇宙大爆炸的尘埃还要多。



本帖不放BLOG是因为嫌弃LOFTER!

点评

!!!!!!哇哇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师父!!!!!!!!!!!!师父师父师父师父师父师父!!!!!!!!!!!!!!!>///口////<呜呜呜呜呜呜!!!!!!!!!!!!!!!!!!  发表于 2015-9-25 00:35

评分

参与人数 3存在感 +3 收起 理由
梅尔 + 1 不取悦!不妥协!
塞缇丝 + 1 效果拔群治愈系
岁魈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赏金猎人学徒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战斗力⑤⑨⑨的贤者

支援
岁魈
所在地
野外红区
携带金
10122 GP
活跃度
7 AP
技能点
4 SP
剧情点
1007 TP
存在感
1766 BP

二刀流野外生存潜行生物学C剑S

 楼主| 发表于 2015-10-7 20: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狼 于 2017-10-9 11:06 编辑



第二帖献给YZ


2015.10.7


  今天的主题是太阳、云彩和天空,木片漂在最下面!

  从1.0到3.0,我一直都喜欢这里。

  要说喜欢的理由,当然是因为合得来的人很多的缘故吧?

  而且有很棒的气味,从第一次点进来我就闻到了。

  所以对论坛RPG一无所知的那时的我,很快就能融入这个地方,玩得非常开心。

  在这里第一次体会到作品交流的感觉。

  之前也混过不少论坛,有原创,有同人,也有翻译……然而纯读者与作者/译者的交流,始终隔着一道墙。

  你不是我世界里的人,我不是你世界里的人。

  即使彼此都有创作,也不会去体会对方世界里的感受,而更热衷于以外来者的俯瞰姿态,作出观赏性质的评论。

  处在那个环境,倒也习以为常。

  可一旦许多人真的置身同一世界了,别人看到的事物,也许与自己交叉,也许是这块大陆上自己永不会得见的东西。

  那些叙述,或者描绘,对自己便具有了意义。

  这种情况下的交流,比单纯的读者、作者的交流有趣得多。

  我想这也是此类游戏的互动乐趣所在吧?

  从对方的人设里,从其他人的文、图、MAD、歌,从任何形式的扮演里,我们都能感受到另一个视角的体会。

  在我看来,这就是YZ吸引我的地方。它能让我看到许多近在眼前的,活生生的魅力。

  所以我愿意去看那些作品,说出自己的观感——不管对不对,那总归是我能说出来的。

  当别人回应我的作品,我也希望得到来自他们本人的看法,越是个人视角浓厚的看法,我越喜欢。


「喜欢的TOP 10」

  1、师父!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2、有回帖欲望才回帖。

  3、符合“这个世界”的感受。

  4、尝试了解某个角色的想法。

  5、确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看着对方的作品说话。

  6、有话直说,不拐弯抹角。

  7、能沟通。

  8、鲜明的角色想法。

  9、具有感染力的扮演。

  10、尊重别的角色。


  对我来说,这些比“高质量的作品”“电波相合”更喜欢呢。

  因为水平有参差,电波可遇不可求,但如果每一次互动都遵从内心,是“真的感兴趣”“真的想这么说话”,并且说话的时候眼里有别人,那会让整个游戏都更愉快。

  我觉得像YZ这样比较大的企划,互动不一定要让各自的角色真正发生交集,回帖也是很重要的互动。因为那正是“居住在大陆另一个地方的人,会怎样看待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彼此不同的观点交互。

  那么有趣的部分,一定要认真看待才行啊。

  认真的回帖会让游戏更有趣,我喜欢可以认真回帖的人。

  但是,喜欢的当然不会只有这些。

  我也喜欢好的作品,还有创作出他们的人。

  然而自己认为的好,不一定别人也会喜欢,所以相近的审美和电波特别难得!

  我喜欢这些难得之物。

  正因如此,才会希望一切关于喜爱的表达都能发自内心。

  不仅仅是自己的作品,欣赏其它作品的回帖也是一件愉快的事,因为可以看到其他人的想法。

  无论什么帖子里,不管是长评还是短评,很多东西一目了然。

  我喜欢那些能让人愉快的东西。


「不喜欢的TOP 10」

  1、不尊重别的角色。

  2、应酬型的回帖。

  3、不看设定。

  4、擅自给人打标签。

  5、自说自话,对面是谁都没差。

  6、有话不说明白,什么意思。

  7、无法沟通。

  8、分不清超游信息和角色感情。

  9、夸得天花乱坠,却不给分。

  10、什么帖子都拿来灌水。


  都是一些小的、令人不爽的问题。

  真正恶性的就属于“讨厌”了,那些也不可能久留。

  所以对我来说,还是这些微妙的、会让气氛尴尬的东西更影响心情呢。

  其实很多都跟我无关,只是作为路人的观感罢了。

  但观感太差了,有时候也会忍不住想,“怎么现在满眼都是这些玩意?”

  公平地讲——并不是。

  论坛也是一个生态圈,如此而已。

  有喜欢的,就必有不喜欢的。

  但,我还是吐个小槽吧。


一个小槽

  最近快要不认识“苏”这个字了。

  随便点开一张帖子,“好苏好苏”“又苏又美,果然是你的风格”“苏得我XXXXX”……

  首先要说明,我对这种风格本身并无任何意见,它也不算槽点。因为我不怎么容易受文笔影响。

  作者怎么写都行,我会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文章。

  虽然有一个穆雷以“苏”著称,他自己也这样说,但在我看来,他在行文方面分明有别的优点,遣词造句倒是其次。

  所以,这不是槽点。

  但现在呢,好像“苏”变成了一种很方便的回帖方式,好多帖子都跟的这种回复。

  我是真不懂这个字想表达什么,是说文章优美吗?或者“我知道你尽量想让文章显得优美,这个意图我GET了”?

  还是说,这是一种社交吗?

  “我来回你的帖啦!”“已阅!”

  除了这个字,根本没多少实质内容,顾东盼西,扯七扯八,好歹是扯到长评标准。

  我光看回帖都替他们感到辛苦极了。

  不过那些帖我也不会去回,因为这次的情敌活动主题,凡带贵乱气味我一律不回……个人喜好问题。

  所以就只能在这里槽一槽了,希望它以后不要真的流行起来。

  我其实有点厌恶一切社交性质的回复。

  理由很简单,这会严重破坏游戏乐趣。

  不过,如果他们的互动就是以社交牵绊为中心,不畏辛苦,乐在其中。那我作为看客,从此绕道就好。

  ……

  希望每个人都能对自己好点。


总结



柯莉小天使。





木片就是木片!

评分

参与人数 2存在感 +2 收起 理由
塞缇丝 + 1 效果拔群
柯瑞森特 + 1 ///////////////口///////////////////////.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赏金猎人学徒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战斗力⑤⑨⑨的贤者

支援
岁魈
所在地
野外红区
携带金
10122 GP
活跃度
7 AP
技能点
4 SP
剧情点
1007 TP
存在感
1766 BP

二刀流野外生存潜行生物学C剑S

 楼主| 发表于 2017-5-24 21: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狼 于 2019-6-1 01:06 编辑




2017.5.24


  Habitica大萌神——骷髅仙人掌坐镇本层!

  和前几张木片不一样,这一片不仅仅给自己看,所以打算用正常的语气好好写!

  我和梅梅友尽啦!

  友尽没什么大不了,谁没友尽过?不过这次经历很有意义,感觉有必要记录一下。既是对自己的警醒,也能为旁人提供参考。

  梅梅不是坏人,她只是精神比较失常。不熟的时候,很多问题都是隐蔽的,接触得越多越会带来负面影响。即使尽力尝试帮助,也几乎没有成效。可能是我的方法不对,但我确实做不到更多了。我还算幸运,这件事带来的只是解脱,没有别的阴影。然而据我所知,有好几个人都只留下最糟糕的体会,好不容易拜拜,还要等精神DOT慢慢扣血。

  也是很神奇。她自己可能根本没有发现。这种事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想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写出来,或许对大家有些帮助。本来想把这张木片收进《红区探索指南》,但到底算物种观察记录,还是探险实录,好像也分不太清楚。

  反正姑且看看!

1

  梅梅给我的印象有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没说过话。只在论坛和空间球看她PO图,PO照片,整理文艺的读书摘抄和零碎创作笔记,感觉内心很丰富,是个低调又有趣的人,手工作品和手帐都很惊艳。

  第二阶段,不熟但加了好友。讨论主线相关事件里与浮士德宅的交集(就是《SA412.12.2 先来后到的意外》),发现她对梅尔的把握很立体,性格方面考虑周全,让人很有好感。

  第三阶段,慢慢变熟。各种创作方面的讨论,涉及一点哲学,都不深入,但是比较愉快,是一种互相肯定的聊天氛围。她开始诉说烦恼。帮她想办法,鼓励她。

  第四阶段,偶尔需要深入讨论,发现她其实不行……默默避开她不擅长的话题,尽量在她的思路层面聊天。比较辛苦,但让她高兴会有成就感,因为她的情绪总是非常不稳定,让人担心。

  第五阶段,发现自己被过多的负面情绪侵蚀得有点严重,越留心她的状况,越想替她想办法,越像被拉入烂泥潭一般难受。没有表露出来,觉得自己简直有病。

  第六阶段,保持距离,该闭嘴就闭嘴,只讨论喜欢的东西,心情变好了,感觉还是可以相处的。每次聊天都很顺利。

  然后,某天她突然对我爆炸了。

  我有点惊讶,立刻想起子墨说过的,他曾被梅梅无故迁怒,伤心得整晚睡不着觉,第二天还要考六级的事。

  如果感情更深,可能我也会像子墨那么难过吧。不过已经第六阶段了,发生什么都不奇怪,毕竟该自知的早有自知,“轮到我了”而已。

  我从不和人吵架,有理说理,有事说事。误会了我给你解释,想不通我替你分析,公众场合也会给你留面子。发点小脾气不算什么,女孩子发脾气挺可爱的。

  想继续做朋友,拿出诚意,不是不行。想放弃也随便你。跟你往来又不是什么轻松的事,主动放弃难道还会惋惜?

  总的来说挺容让的,根本没有吵架的必要。我比较在乎的是,她态度这么随便,是不是真的没有考虑后果?不过她那个状态,究竟有没有思考过,一如既往看不出来。

  她让我自便,我仁至义尽,也没什么好客气的了。

  退群一身轻松,睡了两天安稳觉,状态好得不得了。后来有人告诉我,被她祸害过的人,只要不再和她来往,十个里有十个都过得更好。

  我觉得我还好吧,不算被祸害,和她相处也不全是坏事,只要不涉及不舒服的地方,她没什么不好。

  道德洁癖的人也许会觉得她不好。我挺好奇她将会如何描述与我友尽的原因。记得当初子墨退群,我问她发生什么,她对我讲了一个故事,暗示子墨品行有亏,于是我想当然以为他俩最近是为那件事发生争执——后来才知道那件事发生在两年前。这两年她和子墨玩得有多好,论坛有目共睹,一出问题就成了两年前的错?何况,两年前到底怎么回事,她没有说全。至于子墨这一次退群的直接原因,更是只字不提。

  本末倒置,时间线错乱。是脑子不清楚,还是只拣对自己有利的话说?

  而对另一个人,抹黑的方式用下作来形容也不为过。可我竟不能确定,她到底是有意的,还是理解能力当真有问题。因为对特定几个词汇表现出非理智的应激,也确是她一贯的特点。

  我自己遇到的不算什么。不像那些曾经全心把她当朋友的人,最后仿佛一片心意喂了狗。我还没来得及到这一步,也确实需要谢谢她,能够让我不断打磨心性。

  见过那么多尴尬,尝试过那么多投入,别的不说,至少学会了自省:“绝不可变成那样的人”,“绝不要那样说话”。

  那么,先整合一下退群前的情况,那个例子很典型,可以略作分析。

2

  从一个纪录片说起,《探究中国武术实战能力》(粤语注意,有字幕),我看完武当篇和少林篇,被萌坏了,于是安利到那个群!

  由于少林篇的印象更起伏跌宕一些,所以多解释了几句少林部分。少林武学“心意把”的传人,隐居在嵩山深处的小破庙里,那地方没有游客,他带着弟子一边练功一边修破庙,一住就是三十年。和武当道士相比,少林的和尚们显得特别憨直。小破庙的住持是东北人,一讲话我就想笑,跟想象中的隐士很不一样,特别热情,道理一套一套的,那功法的架势又真的不好看,差点以为是个骗子,越往后看越改观!那些人的生活方式、练功心态、过去的经历都很厚实,与人对招的时候,闪转腾挪随心所欲,牛逼爆了!招式不好看却很实用!庙里还有个小和尚长得有点像吴京——

  提到吴京,是因为梅梅喜欢吴京,算是一个安利点。

  然后我一边想着那个小和尚练功的模样,一边下意识接了句“肯定比吴京能打”。

  梅梅就说,不信比吴京能打,因为吴京从从出生就在少林寺了,而且十二岁拿了全国自由搏击的金牌。

  我便说,噢,那确实不一定。

  梅梅又补充,吴京特别能打,打起来非常凶,拍摄的时候曾经用真功夫做出过怎样怎样的效果,杀破狼一的主角根本打不过他,所以让他的角色用很不合理的方式死了。

  我听了便想,吴京从小就在少林寺,说明他和少林的关系非常近,十二岁拿了自由搏击的金牌,说明他不止练套路。可他后来去演艺圈发展,无法专心练功,而且在打戏的时候表现出“凶狠”,与少林人练武的心境似乎不同,至少和纪录片里的和尚们提到的心境是完全不同的。那些练心意把的和尚相当于内门传承,十年如一日修行,照理说更胜一筹。然而他们并没有正面对决,吴京本人也是练家子,所以不该把话说死,用“不一定”确实更合适。

  想到这里,我就说,吴京演的太极宗师看来可以追一追。

  这句话是承认吴京的武打功底,准备好好看一看他演的武戏,也是对梅梅先前夸他的回应。

  这时梅梅已经和群里的另一个宅男讨论起了各种武打片和武打片特效,我就提醒,看纪录片的时候,最好不要套用影视思维。

  到这里,我都觉得挺正常的,他们看惯了武打片,我安利一个纪录片,看片的重点不一样,而他们一直在讨论特效,因此我提醒一下纪录片的看点。

  梅梅便吼道:好了我知道吴京肯定不是那个和尚的对手,行了吧!

  我:????

  我很莫名,她的情绪已经噼里啪啦砸了下来,说宁愿看吴京吊钢丝,也不要听我损她的偶像。语气变得苦大仇深,仿佛一颗忍耐许久,含泪反抗的小白菜。

  我猜她可能没看完我说的话,但又拿不准她是不是跳跃了什么,于是先确认了一下问题:吴京肯定不是哪个和尚的对手?

  她表示,自己讲的东西不要忘那么快。

  和她一起讨论武打片的宅男立刻截图贴出了我最前头那句“肯定比吴京能打”,一副要战的架势。

  我没理那个愣头青,问她是不是加班太累,翻记录会吃力。她说没有,继续苦大仇深替吴京不平。我解释自己早就修正过观点了,她说你讲话之前不知道先查一查吗?对吴京连一毛线了解都没有,开口就说那种话,也太不尊重人了吧!吴京被人批评文戏很差已经很惨了!

  我:…………

  我表示对吴京没意见,也不觉得他演戏很差,那句话不严谨我道歉,不知道你把这种事看得很重要,不然不会随便说的。

  她说,很重要!吴京十二岁就拿了全国自由搏击的冠军!后来也一向是以打斗凶狠出名!什么话都不能随便说!当年我(-忘了-)的时候,连(-忘了-)都查过!

  我心想打斗凶狠正说明他可能不是那和尚的对手啊,你这反而是在黑他……但本来是个愉快安利,吵起来没意思,况且手机打字也累,就给吴京道了个歉。

  她一边说“好吧”,一边又不依不饶地训斥,以后说话一定要先查查,不能开口就下结论,不能不尊重人,然后举出宅圈那些不看作品就开喷的例子,还说如果有人质疑伯里曼不专业,她一样要维护到底,吴京也是同理。

  我心想你认识我这么久,我是不是不看作品就开喷的人难道你不了解?提伯里曼有什么意义?伯里曼在美术方面的专业和吴京在武术方面的专业根本不是一码事。就算他十二岁拿过全国自由搏击的冠军,他现在多少岁了?纪录片是几年前拍的,那小和尚显然比他年轻。决定胜负的因素多得很,一场胜负又能说明什么?你自己对真正的武术一点概念都没有,还喷得这么起劲,自己不知道有多尴尬?

  可是手机打字,只能捡重点说。于是我表示,伯里曼不专业这种话我是说不出来的,我也不认为自己的说法是对吴京的不尊重。你得看他和谁比。比如说齐白石比你画得好,就不是对你不尊重,对不对?你没看纪录片,不知我说的是什么人,就认定这句话是在侮辱吴京,难道不是对那个和尚不尊重?

  她嘲讽道,那真是对不起喔!

  我说,把吴京牵扯进这种争论,真心觉得对不住他。但你要对我有什么不满,私敲一下就能解决了,至于大动肝火?你是真的为这件事,没有别的?

  她说,好笑,我为什么要私敲你,这里是公共地方,你这样说对其他人很失礼耶!当然是为这件事,不然还有什么?

  我表示你以前不是这样的。

  她说每年都要爆发这么两三次,如果你刚才把吴京不如别人能打的原因、理由,他武戏方面的不足等等合理地分析出来,我都不会这么生气。还有,我本来就一辈子画不过齐白石,你还不如说我不如那谁谁。

  显然她还不知道,“武戏”与这个话题是不沾边的。我为何举齐白石的例子,她同样没有看懂。

  我:早说啊,手机打字不方便,你要想看分析,明天摸到电脑写给你看。

  她:谢谢啊!我不想看!

  我实在觉得,这也算不上是一场争论。

  人的行为没有无缘无故,至少,她每次对人爆发,不管对柯莉也好,子墨也好,就我所知,都是有前因的。

  越想证明有理,越是暴露无知……我若一一列举,只会让她越来越憋屈,发多大脾气也没用。话说回来,我也没必要那么做。到底哪儿不满,私下跟我说不好吗?我还会安慰她呢。公共场合她又拉不下面子,什么都说不开的。

  我表示要不是在意她,也不会让她私敲。如果她不需要,我可以收回。

  她说,你早该如此。

  我又给了最后的台阶,她翻白眼。于是我克制不住喜悦地,退群了。

  假如群里的哪位有兴趣围观,可以用“武术纪录片”作关键词翻翻记录。原话更精彩,概括毕竟无法尽其神韵。

  对其他人爆发的时候,我想也无外乎是扣帽子、地图炮、夹杂大量情绪的嘲讽和讲不通的道理——很多人不擅讲理,明知不对,却不知道怎么反驳,平白地觉得委屈,除了对喷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

  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从对喷中找到快感。有些人宁可忍一忍,表面不失态地应付,不与她计较,心里憋吐了血。

  她事后则以胜利者的姿态向其他人感慨,谁和谁其实是很脆弱的人,谁在她心里其实没有感情,至于具体的冲突理由,经她一描述,状似不经意地提到某个黑点,不明真相的人就被煽动起来。

3

  举个例子,■■曾经与她非常要好,但有一天我发现他很久没出现了,便在那个群问了一声。她答得很快,说自己被对方拉黑了,因为她老是偏向别人不偏■■,而她之所以那么做是有原因的……

  她停顿了一下,慢慢打出字来:她被男性朋友性骚扰的时候,■■说,你不可以怪那个人。

  群里几个少女立刻义愤填膺,她则说,其实也无所谓,可以忍,不过自己忍得够多了,■■非要把她拉黑,她还高兴呢,千万别来求和好。

  我想起子墨那桩“两年前”的误差,感觉这描述只怕也不靠谱,然而群里的话题已经转向■■交过几个女朋友,以及其它意味不明、涉及隐私的八卦……

  这也是第五阶段的其中一个感受。

  既然群是公开的地方,想必说出来也不要紧。顺带讲讲另一件事,同样是在那个群发生的。

  有天晚上,梅梅吐槽《杀手阿一》是性癖大全,一边吐槽一边谈杀人犯心理。在她口中,所有杀人行为都以性为目的。我有些忍不了,就参加了讨论,最后话题变成“愉悦的杀人者是否存在”。为了排除社会压力干扰,我建议将杀人环境放在战场上。

  如果一个人有天生的杀戮倾向,这种倾向又是可以被满足的,并且不需要顾虑法律惩罚,而他自身训练充分,在战场发挥正常——

  之所以绕这么个弯,是想证明“性在杀戮行为中并非必要”,“杀”本身已经可以成为心理快感——即使人有多种多样的需求,但当他们履行职责时,击杀敌人本身满足的是杀戮欲。

  梅梅说,她看过一本书,讲战场上的人会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为了安抚他们,当地更多女性会成为军妓。

  我说这不冲突,不管他们有什么心理问题,之前已经预设了“在战场发挥正常”,并且“有天生的杀戮倾向”,他们首先寻求的是杀戮。

  我不喜欢直接否定别人的观点,这是习惯也是礼貌。她提到军妓,我先默认那种提及是有意义的,从有意义的角度分析,倘若推不下去,再舍弃这个假设。

  所以针对“当地更多女性会成为军妓”,我说:为了不影响纯粹的杀戮欲望,用军妓作为奖励满足别的本能需求,好使战场表现优秀,也无不可。

  我说的是资源配备上的无不可,但梅梅立刻冷冷道,学校里考试考得好的男生侵犯女生也无不可了,那也是他们的本能需求。

  我说那根本不是一码事,梅梅说一样的,自己就被骚扰过。

  什么讨论都不重要了,这时候当然只能安慰她了,我表示言论过界很抱歉,她说没关系。

  那时是第四阶段与第五阶段之间,我已经发现,她对某些词句非常敏感。一旦涉及,不管前因后果,处理得不谨慎就会变成对她的伤害。没道理好讲。

  但这样一闹,话题被扯开,她的问题也糊弄过去了,有时候我会怀疑她是不是故意的。

  真正的阴影哪可能轻易暴露给人看,一两次口误不慎引到相关话题让她难受,我们可以道歉,然而先提起这些话题的总是她自己。

  基本上,她谈人必分性别,提到男性必然是下半身动物,用最肯定的语气,拍板一切都是为了性,你要吐槽吧,又没法跟她认真证明,她理解不了。

  ■■倒是槽过一次,“那我被你从这个性别里开除了”。

  之后就被用这种方式抹黑,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呢?

4

  虽然有这些不愉快的事,可最初的印象还是好的,否则不会变成朋友,也不会有后面的矛盾了。

  如我开头所说,对她的印象分成六个阶段,前三阶段觉得她既认真,又有趣,看过很多书,言行也很可爱。

  这些印象是从她的作品,和她零碎的记录带来的。但和她聊天渐多后,她会告诉你,自己的学校在全国八大美院排名第三,她是这所学校的优等生,作品进了教材,拿过许多奖,当过助教,答辩分数第一。

  “有什么意义呢……我这样的人竟然是优等生,简直不敢相信。”“拿到奖状我也会瞪眼半天,只敢给父母看。”“学校里的人都排挤我,因为我是异类。”“总是我帮助别人,从来没有别人帮我。”“在公司对每个人都很友善,他们却——”

  “其实大家都很讨厌我。”

  你便会匪夷所思——天辣,明明这么优秀,为什么没有自信?同学都是傻逼吗?同事都是极品?家庭环境也太严苛了吧?

  好可怜,要对她好点!

  于是我们会说,不不,你一点都不惹人讨厌,不是你的错,你现在这样就很好了,你的画很好看,你很厉害,继续加油,想看你的画!

  她:“嗯……谢谢……”

  然后最常见的情况,她会有意无意甩出许多名词、句子、不明觉厉的分析,好似印证资历似的,不少人就“不愧是学霸!”

  虽然她说的东西,很多人也许根本听不懂,也许并不认同,但听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就这样,她和别人的立场颠倒过来了,起初似乎是她需要别人的鼓励和认可,而后就变成别人仰望她了——“好像什么都懂”,同时又很脆弱,工作的时候老受欺负,每天要承受很大压力。

  这样,对很多人来说,兴趣和牵挂,同时就都建立起来了。

  “人们想要从我身上讨些好处便和我交往,他们问我想从他们身上讨什么好处时,我答:‘我想要死,杀了我吧。’”

  这是四个月前的一条豆瓣广播,当时我也在第四阶段和第五阶段之间,老实讲,被雷得不轻。

  我百思不得其解,努力给出过的证明算什么,这地图炮是我该受的吗?

  现在才发现,那段话只是为了营造一种情绪,符不符合事实都不重要,就像她为自己经营形象一样,你听到的话,做出的反应,于她而言只不过是个进程,她不需要你的认可,也不需要你的鼓励,因为即使不那么做,她也不觉得自己真的不好。

  但她需要对人说那些话,需要看到这些反应如她自己所料,这能让她对自己的世界深信不疑。

  额外的反应是多余的,不管你说什么,都不能改变她的世界。

  相比真实的世界,那个世界就像一张纸片,一戳就破,所以她为其建立了保护层,用那些名词、句子,不明觉厉的论调,让一般人不敢轻触。

  我曾经莽莽撞撞地,不小心戳破过一回,那也是第四阶段的起始。

5

  那时我刚被安利了海猫,边玩边在群里REPO,大家都很开心。前三阶段没有不开心的时候。

  突然!我发现贝阿朵偷换了一个概念!她使用著名的“亨佩尔的乌鸦”悖论,但恐吓战人的例子很不对头,自掘坟墓啊!战人却没有发现,仍然是一贯被欺负的那个反应。

  我把那段对话截到群里,吐槽贝阿朵,怀疑写剧本的人也没有搞清逻辑。其实游戏文本出现这种误差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为了推动剧情,而且贝阿朵也许就是吃准了战人发现不了,故意那么恐吓他呢?

  但梅梅思考了一下,说逻辑没错。

  由于之前她曾和我讨论过哲学话题,我以为她在这方面是有造诣的,于是认真地和她研究了起来,用各种比喻证明观点。她也很认真,用命题逻辑翻来覆去推演……恕我直言,看那个推演过程,似乎根本没明白矛盾所在。我以为自己表达有误,斟酌过后换了一种更明确的方式,然后梅梅讲了个不知所云的例子,称“哲学就是与平时的经验不符的东西”。

  我很懵,让她分析那个例子。她急了:没法跟你解释,我感觉我们根本不是一个教育系统!

  我说,只要懂了,总能解释清楚的。她说,那可能是自己看书不够吧,想想又补充了一个比喻:形而上学虽然是唯心的、局限的东西,但不等于它错了,而我竟然就咬定它错了。

  我更懵了。

  我问她:你知道什么是形而上学吗?

  她:当然知道!

  然后背出了高中政治课本的解释。

  ……………………

  …………

  我说:我感觉我们确实不是一个教育系统。

  ……

  这事最后以一种融洽的、皆大欢喜的方式收尾,我反省自己逼得太过,其实完全没有必要,第二天在群里做了个折衷结论:确实偷换了概念,但贝阿朵是魔女,偷换概念符合她的设定,因此这一段剧本并非作者的误失。

  现在想想,折衷是对的,作者的创作过程自己并不清楚。因此开口批评的时候,不能把话说太满。

  然而,抱着高中课本常识的水平,还能有这般泰然自若的态度,自信得差点让我怀疑世界出了问题……

  我之所以谨慎地反复检查自己的观点,是因为她曾声称,整个青春都耗在了相关书籍上。到底哪些“相关书籍”能将人误导至此?

  无知者无畏,这无畏得有些出格了……

  后来她主动敲我道歉,说其实知道我是对的,但当时工作压力太大,希望我能把她当成笨蛋……至于“相关书籍”?噗,并不是哲学相关啦,整个青春看的都是小说。(……)

  我说了自己的想法,她都表示同意,我觉得说开了很棒,这一次道歉大大提高了我对她的评价,而且由于知道她对哲学其实不了解,后来的谈话我会主动避开这个领域,以免让她尴尬。

  然而,除了哲学,她都了解吗?武术她也不了解,一样侃侃而谈。文学呢?历史呢?宗教呢?神话呢?

  从我与她交谈的印象来看,她的大多数认识缺乏系统,浮于表面,引用的句子也疑似没能理解原意,所有理解都是她自己的理解,从一个结论跳跃到另一个结论,再跳跃到她对世界的结论,毫无逻辑可言。

  哦,她最喜欢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逻辑。

  请大家记住,那是她自己的逻辑,你不理解不是你的问题。而她常说这个世界如何如何——请问她了解这个世界吗?

  她不需要了解这个世界。对她来说,自己的世界是最舒适的,在那里她可以尽情享受自己孤高的悲情,无需正视事实。

6

  所以我觉得,她不是坏人,只是精神不太正常。

  这篇文章也不是挂她,是为了提醒其他人,如果要与她进行更深一层的接触,务必考虑清楚。

  她有点小狡猾,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会抛下诱饵等你来取。你吃了诱饵,以为她需要一个朋友,其实她只想为自己的世界多添一份养料。

  可她又不太聪明——当然了,聪明人不需要缩在自己的世界里——进程并不总如她所愿,这也使她更加憎恶真实的世界。

  不要把她的话当真。

  她夸你就受着,她损你不代表你真的有问题,她对其他人的评价有可能移花接木,用自己的眼睛来看。

  虽然我批评她的逻辑,还有她对待未知领域的方式,但我不否认她的专业能力,如果她向你推荐艺术类专业书籍,个人认为值得一听。

  然而有没有用,还是要用自己的脑子判断。

  喜欢玩这一套是她的自由,要不要陪她玩也是其他人的自由。毕竟每个人心里都有杆秤,值不值得可以自己掂量。

  我在此只提供自己所见。

7

  对了,本文详细描述的事件,大多来自群记录,豆瓣广播也是公开的地方。涉及私聊的除了群事件的补充,就只有两年前子墨那件事,我尽量模糊处理了。

  至于她私下对我和其他更多人的评价……想对梅梅说,虽然很高兴受到你的抬举,但我从不认为那是正确的。

  我曾以为只要慢慢让你了解这个世界,那些偏见也就不攻自破了。可既然见不得太阳,又何苦将你从洞穴拖出来呢?

  当初我表白的话都是真的,现在的你早已当不起我的夸赞了。

  闭着眼睛,继续在烂泥里打滚吧。

  不过接龙GM还是要继续做哦。



下篇恢复到高兴的事!

评分

参与人数 1存在感 +1 收起 理由
岁魈 + 1 摸头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