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者之光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86|回复: 0

[溪流] 拾到的竹简——《太史公书》

[复制链接]

赏金猎人学徒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战斗力⑤⑨⑨的贤者

支援
岁魈
所在地
野外红区
携带金
10121 GP
活跃度
7 AP
技能点
4 SP
剧情点
1007 TP
存在感
1766 BP

二刀流野外生存潜行生物学C剑S

发表于 2017-11-1 21: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天狼 于 2017-11-8 17:28 编辑

今年年初的时候重看史记!(现在年末了还没看完)感觉和第一次看也差不多了!

由于所有事件框架都在十二本纪的时间和背景范围内,所以列个表出来,方便以后查找。有空就更新!


五帝时代
帝号
名字
谱系
事件
黄帝
轩辕(姓公孙)
父:少典
子: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正妻:嫘祖。
嫘祖之子:玄嚣(青阳),昌意。
①“生而神灵……”
②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③与蚩尤战于逐鹿之野。
④平定天下,登天子位。
⑤往东到东海,登丸山、泰山;往西到空桐,登鸡头山;往南到长江,登熊山、湘山;往北驱逐荤粥(念薰玉)部族;最后在釜山与诸侯合验符契。
⑥逐鹿山脚下建都。(没说都城叫什么)
⑦设立云师(军队),左右大监(监督诸侯国)。
⑧获宝鼎。(上天赐的)
⑨推算历法。
⑩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

感想:
①不天才不能干大事。
②黄帝本人是有熊部落的少典之子,登了天子位后,仍然有诸侯,可以理解成归降的自治部落?
③军中官职都以云命,很棒!就是不知道具体怎么命的!
颛顼(念专虚)
高阳
父:昌意
子:穷蝉
①脑子好又懂事。
②在种植、推算时令、礼法、教化、祭祀方面稳定发展。
③扩大了国土面积。(北至幽陵,南至交阯,西至流沙,东至蟠木)

感想:
幽陵即幽州,即今天辽宁一带;交阯在广西、广东南部,越南中北部;流沙指甘州张掖县,今天的甘肃一带;蟠木是传说中的地方,在东海。
关于颛顼到底有没有能力统治这么大区域,现在很多人持怀疑态度。
帝喾(念酷)
高辛
玄嚣→蟜极→帝喾

祖:玄嚣
父:蟜极(念角极)
妻:陈锋氏女,娵訾(念驹滋)氏女
子:放勋,挚
①“生而神灵,自言其名……”
②性格仁善,以品德和修养服人,而且懂得节约资源。
③重教化,敬鬼神,治民的方式被形容成雨水灌溉农田一样。

感想:
①黄帝打天下,颛顼开拓疆域,帝喾治民以柔,感觉还是挺符合客观发展规律……
②帝喾的正妃之子是下一代和下下一代天子,次妃之子是殷商先祖,元妃之子是周代先祖,也是很厉害了……
帝挚
母:娵訾氏女
弟:放勋
“帝挚立,不善,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

感想:
被从帝位踹下来的(有记载的)第一人,很倒霉。
(本来写了好几行感想,重新编辑格式的时候独独把他漏掉了,果然很倒霉啊这个挚)

补:《古本竹书纪年疏证》载他在位九年。
帝尧
放勋
母:陈锋氏女
兄:挚
子:丹朱
①“其仁如天,其知如神……”
②命羲氏、和氏专门观测星象,制订历法。(羲仲在东,羲叔在南,和仲在西,和叔在北)
③定一年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
④命鲧治水,九年不成。
⑤从旁系远支中提拔了虞舜重华,向天荐举禅位。

感想:
①帝尧又称唐尧,所谓唐虞时期,唐指尧,虞指舜。
②十个太阳的传说也发生在尧的时代。
③尧的外貌真是被描述得有如神明!一字不谈美,美得不能直视。
虞舜
重华
昌意→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重华

父:瞽叟(念鼓叟)
母:不知名
后母:不知名
弟:象
①后母不喜欢他,父亲喜欢弟弟,屡次想把大儿子杀掉(……),舜逃生回来继续和家人好好相处(……)
②被举荐成下一任国君,帝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他,弟弟想杀他夺走两个公主(胆子也太大了),舜又成功逃生,友爱对待弟弟(……)
【他弟伙同他爹把他活埋在井底,在他家弹琴弹得正乐。舜从事先挖好的密道里出来了,回去看他(舜往见之),他弟特尴尬,说:“我正挂念你呢……”舜回答:“是啊,你真够兄弟啊。”(舜曰:“然,尔其庶矣。”)】感受一下……
③通过了尧的试用考验。
④尧崩,舜谦虚地把帝位让给丹朱,结果所有臣民都来朝拜舜,不拜丹朱,舜这才即位。
⑤任用高阳氏八恺后人。
⑥流放共工、驩兜(念欢兜)、三苗,杀鲧。
⑦流放混沌、穷奇、梼杌(念套雾)、饕餮。
⑧任用禹治水,弃(后稷)播种百谷、殷契教化百姓,皋陶为大理(掌刑法断案),垂主工师(百工),益主管山泽开辟,伯夷主礼,夔(念奎)为典乐,龙为纳言(舆论和外交)。

感想:
①传说舜有重瞳,重华之名可能由此而来。(他爸爸“瞽叟”就是盲老人的意思)
②被举荐前过得特别苦,但是孝名能被举荐到尧那里,总觉得也不是侥幸……他对这个爸爸、后妈、后弟的态度让人有点毛骨悚然……
③先让位给丹朱,看天下不承认丹朱,再顺理成章继任帝位,充满了心机【】的味道……
④历来对舜的评价没有仁德两字,凡是尧下不了手的,他都快刀斩乱麻狠手干掉了。我个人觉得舜的性格里肯定有酷厉的一面,他是一个阴暗面非常明显的天子了。但他的心志能被阴暗面淬炼打磨,却不受其蒙蔽和控制,就很了不起——结果他的成就甚至超过了尧,被太史公评价为“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总感想
①五帝本纪很有一股古朴蛮荒之气,读来像歌剧一样。
②看了后面的朝代,再看这最初的五个帝王,就知道每代都是好天子有多么不容易了……
③尽管他们的禅让,多多少少沾亲带故,也就舜的关系要远一些,可基本原则毕竟是向天举贤,而非血统优先,否则恐怕帝喾都很难上位,遑论虞舜呢?
④不过在那个时代,保留血统看来已经是本能了,所以舜还得装模做样地把帝位先让给丹朱。


帝号
名字
谱系
事件
夏禹
文命(姓姒)
昌意→颛顼→鲧→禹

父:鲧
妻:涂山氏之女
①为人特别靠谱。
②父亲因治水不成遭诛杀,他也不是不难过的。
③治水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
④除了疏通河道,治理湖泽,他还发稻种、赈粮食、定贡赋、考察山地交通。
⑤治水成功,舜赐他玄圭。(黑色的玉,黑属水,圭属土,为治水成功的象征)
⑥夔作《箫韶》,凤凰来仪,禹帝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元首这个词那时就有了呢)
⑦舜崩,禹让位给舜的儿子商均,诸侯都拜舜不拜商均,于是禹即天子位。(好熟悉的套路,不愧是舜看中的人)
⑧提拔了益(前面掌管山泽的益),打算把帝位传给他。
⑨东巡狩的时候,在会稽驾崩。

感想:
好像括号里都说完了。
传说禹的妻子涂山氏是一只白狐。好棒喔兽耳。(没有)
前面提到禹很靠谱,靠谱到什么程度呢?“声为律,身为度”——以声音为标准音律,以身体为标准尺度——合不合理另说,但至少说明这个人的音调、步履都很有常性,不会轻易变动,他的性格据记载也是很实在,又很庄严肃穆的那种,“为纲为纪”,那时候的人都把他当模范了。
不过夔作《箫韶》的时候,禹唱的那个词……“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股肱之臣喜乐尽忠啊,君王治国有功啊,百工兴盛发达啊)……后来“天下皆宗禹之明度数声乐”(天下都推崇他对尺度和声乐的精通),又说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可能曲子真的特别好听吧!
↑有人评价这是远古版东方红。
夏后帝
父:禹
母:涂山氏之女
①禹崩,益让位给启,由于启很贤明,大家都说“这是我们的帝君禹的儿子”,纷纷去朝拜启,于是启就登位了!(益:????)
②有扈(念户)氏不服,启在甘地(不是那个甘地)讨伐他们,作《甘誓》,尽灭有扈氏。

感想:
①虽然启登位的过程是这么记载,仿佛益也来了个套路,然后被反套路了……但也有启主动夺位,益被杀死的说法。
②据说有扈氏并非第一次犯乱,启对有扈氏的战争最初也曾困于各种不利。
③不过还是先看太史公说吧。
帝太康
太康
父:启“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

按孔安国注释,“失国”指的是“盘于游回(沉迷狩猎),不恤民事,为羿所逐,不得反国。”——这个“羿”是夏朝有穷国的国王,和尧帝时射太阳的羿不是一个人。
昆弟即兄弟,是说太康帝的五个弟弟(和他们的母亲)等在洛水北岸,等不到他狩猎回来,心有怨,遂作《五子之歌》。
《尚书·夏书》收录了歌词。

感想:
①俗话说一代不如一代,说的应该就是世袭帝位的制度。不过要像五帝时期每一任都那么厉害,即使放在现代也是奇迹了。
②太康帝沉迷打猎,被羿篡位,结果羿沉迷打猎比他还要厉害!?《左传·襄公四年》形容此人“恃其射也(仗着自己射术好),不脩(念修,意思同修)民事,而淫于原兽(贪恋狩猎)”………………你赶走太康帝就是为了占他的猎场吧?!?!
③这个夷羿的下场十分凄惨,可以说是史载以来最惨的王之一了。他任用一个奸相寒浞(念浊),结果寒浞勾搭了他的王后,两人合伙把他杀了,尸体被切成肉糜给他的儿子吃,儿子不忍吃,也被杀死。
④所以夏朝第一次露出衰象,衰得轰轰烈烈。我觉得启这么传位给太康还是挺冒险的,中原还没形成对周遭部落的绝对压制,稍稍露弱就会被反噬。
帝中康
中康
兄:太康①太康死,中康即位,这个中康就是太康的弟弟,当年的洛水五子之一。
②羿呢?史记没提(只在帝相的注释部分提到这段前情,说羿和寒浞篡位共达三十多年,此纪省略太过了),左传也没说,竹书同样没有记录,但网上有人信誓旦旦说羿逐走太康,禹的余威尚在,诸侯们要求中康即位,于是羿提出许多苛刻条件后,把帝位还给了中康,此后关于羿的诸多惨事都是在有穷国发生的。目前还没找到这个说法的出处。
③羲氏与和氏也堕落了,沉迷饮酒,搞乱了时纪。帝中康派胤(念印)去征讨他们,胤作《胤征》。

感想:
补注,《尚书·夏书》里也收录了《胤征》。
帝相
父:中康史记无事迹,竹书记载他还是世子的时候,(可能为了躲避羿之乱)移居到商丘,投奔姒姓诸侯斟灌氏和斟寻氏。
登位八年,寒浞杀羿。后来相移居到斟灌,一年后正式迁都商丘,但最后还是被寒浞的儿子浇所杀。

感想:
我应该是在写史记的笔记才对吧?不过这段事迹倒是也收录到注释里了。
帝少康
少康
父:相史记无事迹,左传记载斟灌氏和斟寻氏被寒浞的儿子浇带兵所灭,有一个叫靡的大臣聚集了两国遗民,杀寒浞,推少康为帝。
竹书记载他迁都于原。

感想:
八卦让我奋进。
帝予
父:少康史记无事迹,左传记载他带兵灭了寒浞的另一个儿子豷(念意)的封地戈,让有穷彻底亡国。
将国都从原迁到老丘。

感想:
左传和竹书记载的名字都是杼(念祝)而不是予。翻影印本查了一下,有时候写成(明代某刻本),有时候写成(明代南京国子监刻本),还有的是(明代毛氏汲古阁刻本),索隐说这个字念佇(与祝同音),也强调左传记载的杼和他是一个人。
(赞美国家数字图书馆!善本影印的数量和质量简直了!!!)
帝槐
父:予史记无事迹,竹书记载他在位时,曾有“九夷来御”(九夷来朝),有人评价这是夏朝最辉煌的时期。
他的名字又作“芬”或“芬发”。
这位天子还创立了“圜土”,亦即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监狱,是圆形的。

感想:
前几代超不容易的,这一代终于!
帝芒
父:槐史记无事迹,竹书记载他……他……把舜帝赐给大禹的玄圭沉河了!!!据说自此开启了沉祭之仪。
别人狩猎野兽,他跑到东海,狩猎了一条大鱼!
迁都到殷。

感想:
殷?
帝泄
父:芒史记无事迹,竹书记载他在位期间,殷侯子亥(即王亥)客居有易国(疑似睡了有易国的某个妹子),被有易国君绵臣所被杀。他的儿子上甲微带河伯之师灭了有易国,杀绵臣。
六夷来朝,受帝泄分封。

感想:
①商人(殷人)的故事抢镜!
②这一代也没衰,不错不错!
帝不降
不降
父:泄
弟:扃
史记无事迹,竹书记载他讨伐了九苑,禅位给自己的弟弟扄(念囧,阴平声调)。
据说他是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夏帝,因为儿子都不堪任,才把帝位传给弟弟,退位做监国,十年后才离世。
竹书还记载他在位期间,殷国灭了皮氏。

感想:
真的很抢镜啊,这些殷人。
帝扃
兄:不降史记无事迹,竹书在他的条目记载了十年之后不降离世,又说“三代(夏商周三朝)之世内禅,唯不降实有圣德”。

感想:
①不降太耀眼了,史记怎么除了名字一笔都没记呢?
②竹书评价不降有圣德,恐怕说的不是他疆域最大,而是他能在有儿子的情况下因贤禅位吧?很有五帝风范。
帝廑(念琴)
父:扃史记无事迹,竹书记载他的另一个名字是胤甲。在位八年,迁都西河,又因思念故地而作歌,为西音。
昆吾氏迁到许地。
天上出现十个太阳,同年帝廑死。

感想:
十个太阳的传说不是在帝尧时代吗?
竹书原文,“八年,天有妖孽,十日并出”,后世学者通常认为是“幻日”,假太阳,光学现象。不知道尧帝时的后羿射日神话和这个有没有关系。
帝孔甲
孔甲
父:不降史记终于有记录了!说帝孔甲喜好祭祀鬼神,荒淫无道,夏德走向衰败,诸侯皆叛。
又记了一件事,说有两条龙落在皇宫里,一雌一雄,孔甲不知道怎么饲养它们,又找不到豢龙氏(家传养龙的人?!),而有一个叫刘累的人是已经衰败的陶唐氏(尧就是陶唐氏)后裔,曾向豢龙氏学习如何驯龙,于是便去侍奉孔甲,孔甲赐姓御龙氏,让他继承豕韦氏后代的封地。后来雌龙死了,刘累偷偷把龙肉喂给孔甲吃。孔甲吃完又派人去要,刘累害怕,就搬家了。
这件事在竹书里也有记录,竹书说得更详细,是说刘累把龙肉做成肉酱,后来搬家到鲁阳,后代是范氏。
竹书里对孔甲另外有一些补充记录(还在食龙事件之前),孔甲在东阳掞(念焰)山打猎,突然天色晦暗,大风阵阵,孔甲迷路了,不小心走进一户民居。屋主刚诞下一子。有人说:“王到这儿来,是个好日子,这个孩子一定有福。”又有人说:“消受不了这么大的福气,这个孩子恐怕反受其害。”孔甲便将孩子抱走了,说:“让他做我的儿子,谁敢害他!”后来这个孩子长大了,被斧子砍到。于是孔甲作《破斧之歌》,此为东音。
孔甲在位九年,殷侯又回到了商丘。

感想:
古代有豢龙氏!!专门养龙的氏族!!!后来豢龙氏消失了,龙也很少见了,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孔甲这个人,很有特色……连殷侯也没抢到他的镜,鼓掌。
帝皋
父:孔甲史记无事迹,竹书说他又名帝昊,在位三年,让豕韦氏复国。(因为刘累跑了吗)

感想:
查了一下豕韦氏,分为两支,彭和刘。刘就是刘累那一支,彭是伏羲后人、风姓彭祖之孙元哲、被少康帝赐封的包豕韦,后来形成豕韦部落。
伏羲本名风太昊,这个昊帝……很有缘分。
帝发
父:皋史记无事迹,竹书说他又名后敬,或叫发惠。他在位的时候,诸夷又来朝贺,还献舞。七年之后,帝发驾崩,泰山地震。

感想:
这可是桀帝的爸爸!之前孔甲时诸侯纷纷背叛了,现在又来献舞,是修复好关系了吗?又振国威了吗?
可下一代就……
这个泰山地震,有意思。
帝桀
履癸
父:发史记有说他的事情,就几句话,说他无道,百姓有怨,民纷纷归于成汤。桀召汤,囚于夏台,后来又放了。汤修德,召集诸侯讨伐他。桀逃到鸣条,不堪流放之苦而死。死前曾对人说“我后悔没在夏台把汤杀了,才会有这样的下场。”然后汤登天子位,改朝换代为殷,一直抢镜的殷人终于当主角了。
竹书记载得非常详细,从他登位一直到他流放。他登位的时候,国都又迁到斟挕(多音字,可能念碟),不久就大造宫室,劳民伤财,手下戎夷偷偷结盟的结盟,搞事的搞事,天上五星错行,星陨如雨。他讨伐岷山,抢了两个美女,而把元妃抛弃在洛水。夏的贤臣纷纷投靠商国。天上三日并出,桀又凿大运河。商国得诸侯之助,灭了豕韦、昆吾,在鸣条大败夏军。桀逃到三朡(念宗)国,商军又去讨伐三朡国,在郕(念成)城的焦门抓住了桀,将他流放到南巢。

感想:
竹书说“弃其元妃于洛,曰妹喜,于倾宫饰瑶台居之”,难道妹喜指的是被抛弃的那个元妃?
还真是!其实不是妹喜,是妺喜,被桀冷落后,和伊尹串通,一起把夏朝搞灭了。也有人怀疑她最初被献给桀的时候,本身已经身负间谍的任务。
结局不明。
待添
总感想
①如果要问夏朝国都在哪,答案是“冀(帝禹时)、斟寻(帝太康时)、商丘(帝相时)、原(帝少康时)、老丘(帝予时)、西河(帝廑时)、斟挕(帝桀时)”……还、还行嘛,并不是每代都迁都。(……)曾听人说,夏朝将近五百年,不是在搬家就是在打仗,多少还是夸张了。
②夏朝大部分天子都有所成就,败家的只是少数,也是个很难得的朝代了。
③相比五帝,夏帝的记载要更人性一些。尤其是孔甲,性格非常鲜明。
④总的来说,夏朝是个非常耀眼的朝代。


殷商
帝号
名字
谱系
事件
成汤
天乙(姓子)
帝喾→殷契(封于商)→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振→微→报丁→报乙→报丙→主壬→主癸→天乙

为帝喾次妃有娀氏之后。

太子:太丁(未立而卒)
另有继承过帝位的儿子若干
①殷人的祖先是契(念谢),乃帝喾次妃有娀(念松)氏女简狄之子,传说她与帝喾、姜原一起洗澡的时候,有玄鸟遗落其卵,简狄捡起鸟卵吞进肚里,生了契。由于契辅助禹治水有功,舜将商封给他,赐姓子氏,此为殷商之祖。
②从契到成汤,商国共迁都八次(竹书里都有记载),成汤登位的时候,为了追随先王帝喾,定都于毫。夏朝时,商国越来越强大,汤为方伯(诸侯之长),由于邻国的葛伯不祀鬼神,他便去征讨葛伯,作《汤征》。
③伊尹作为有莘(申)氏公主的陪嫁奴隶,背着锅和砧板求见汤,借烹调说国事,汤举用他管理国政。也有人说汤曾五次聘迎伊尹,才让伊尹归从。
④(可能是为了打探夏朝情况)伊尹去见过夏桀,对其作为十分憎恶。回到毫都时,从北门进城,看到汤的贤臣女(念汝)鸠、女房二人,作《女鸠》《女房》。
⑤汤打猎的时候,把罗网去掉三面,说“想往左走就往左走,想往右逃就往右逃,不听命令的就留在我的网里吧。”诸侯皆称赞他仁德。
⑥讨伐夏桀,作《汤誓》,号曰武王。
⑦败夏师,缴获对方的宝器珠玉,义伯、仲伯作《典宝》。
⑧想改换夏的社神,可社神是共工氏之子句(念勾)龙,换不了,于是作《夏社》说明原因。
⑨诸侯归服,登天子位,废除夏的政令,返回毫都,作《汤诰》号令诸侯。伊尹作《咸鱼有一德》,咎单作《明居》。
⑩修改历法、服色,以白色为尊,在白天举行朝会。

感想:
①从契到汤迁都了八次,看来迁都是一个时代特色。
②从世系上看,以天干做名字,看来是从振(就是被绵臣杀死的王亥)开始的,振(王亥)的儿子微(上甲微),微的儿子报丁,报丁的儿子报乙,报乙的儿子报丙……(太混乱了)
③天乙这个名字,简直叫人眼前一亮。
④成汤挺霸气的。
帝外丙
外丙
父:成汤(天乙)
兄:太丁。
哥哥太丁死了,弟弟外丙(??)即位,三年崩。

感想:
节约时间,暂时先不查竹书补充了。
帝中壬
中壬
兄:太丁、外丙哥哥太丁死了,哥哥外丙在帝位坐了三年就崩了,他们的弟弟中壬即位,四年崩。

感想:
这些兄弟命都不长啊……
帝太甲(太宗)
太甲
父:太丁①中壬在帝位坐了四年就崩了,伊尹立太丁的儿子太甲为帝,作《伊训》《肆命》《徂后》教导他。
②然而太甲当了三年天子,还是走向了糊涂和暴虐……违背了汤制订的法度,败坏德行,被伊尹流放到桐宫(安葬汤的地方),自己代行国政,与诸侯朝会。
③太甲在桐宫住了三年,悔过向善,被伊尹迎回。太甲修德,诸侯都来归服,百姓得到安宁,伊尹作《太甲训》三篇来赞赏他,称他为太宗。

感想:
要不是太甲想通了重新做帝(……),我就要怀疑他的智商了。
还是挺好奇太甲的父辈,那两个命不长的叔叔帝是怎么当的,两人加起来……在位七年呢……不过已经决定先不查竹书了!
帝沃丁
沃丁
父:太甲①伊尹去世了……成汤辈的老爷爷,活了这么久,历经数代,很不容易了。
②伊尹被安葬在毫都。
③咎单作《沃丁》,以用伊尹的事迹垂训后人。

感想:
沃丁呢……?
帝太庚
太庚
弟:沃丁史记无事迹。

感想:就算无事迹也能掰出感想来!(昂)
又是弟弟即位!到了商朝,这种事情似乎变得很普通了。不过也可能是儿子年纪未到,所以兄弟即位。但无论夏朝还是商朝,等儿子长大了都会还给先帝之子,该说他们特别守信用还是……?
帝小甲
小甲
父:太庚
弟:雍己
史记无事迹。

感想:
小甲这个名字挺可爱的……(忍着不看竹书)
帝雍己
雍己
兄:小甲
弟:太戊
“殷道衰,诸侯或不至。”

感想:
不太行,你们不太行!看看夏朝,多少代才开始衰?(但是夏朝一直被外患威胁)
帝太戊(中宗)
太戊
兄:雍己①立伊陟(念至)为相。
②发生了怪异的现象,桑树和楮树共生于朝堂之上。太戊很害怕,去问伊陟。伊陟说,别怕,妖不胜德,反省自己,好好修德。太戊听了他的话,共生桑楮就死去了。
③伊陟在巫咸面前称赞太戊,巫咸作《咸艾》《太戊》,记载自己治理朝政和太戊从谏修德的美行。
④太戊在太庙中称赞伊陟,说不能像对待臣子一样对待他,伊陟谦让,作《原命》重新解释太戊之命。
⑤殷朝复兴,诸侯来归,因此太戊又被称为中宗。

感想:
①这对君臣真甜啊,不过太戊在太庙里说那种话,听着挺让人捏一把汗的,不知道那时的人是不是更质朴一些,没有别的意思。
②巫咸这个名字好熟……(忍住不查)
帝中丁
中丁
父:太戊
弟:外壬
迁都到隞(念敖)。
曾有《仲丁》记载他的事迹,这本书已经找不到了。

感想:
在“迁都于隞”这一句后面,又补充“河亶甲居相。祖乙迁于邢。”,连续两代继续迁都。这是殷商开朝以来第二、三、四次迁,自契以来九、十、十一次迁。
已经赢了夏朝吗?(不是这样算的)
待添
帝外壬
外壬
兄:中丁
弟:河亶甲
中丁崩,弟弟外壬即位。

感想:
又开始了……这是弟弟一号。
帝河亶甲
河亶甲
兄:外壬外壬崩,弟弟河亶甲即位。
“殷复衰。”

感想:
弟弟二号把殷朝带衰了,还迁都到相。
待添
帝祖乙
祖乙
父:河亶甲“殷复兴。巫贤任职。”

感想:
爸爸把国朝带衰了,儿子努力挽救回来。
帝祖辛
祖辛
父:祖乙
弟:沃甲
没有事迹了。

感想:
没有感想了。
帝沃甲
沃甲
兄:祖辛
兄:祖丁
祖辛崩,弟弟祖丁即位。

感想:弟弟。
帝祖丁
祖丁
父:祖辛沃甲崩,哥哥的儿子祖丁即位。

感想:血统又还回去了。
帝南庚
南庚
父:沃甲祖丁崩,这次是堂兄弟即位。

感想:轮流来吗?
帝阳甲
阳甲
父:祖丁“殷衰。
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於是诸侯莫朝。”

感想:嗯……嗯……是挺乱的……
帝盘庚
盘庚
兄:阳甲待整理可喜欢盘庚了
帝小辛
小辛
兄:盘庚殷复衰。百姓思盘庚,乃作盘庚三篇。待添
帝武丁
武丁
父:小辛待整理待添
帝祖庚
祖庚
父:武丁
弟:祖甲
待整理待添
帝甲
祖甲
兄:祖庚帝甲淫乱,殷复衰。待添
帝廪辛
廪辛
父:祖甲
弟:庚丁
待整理待添
帝庚丁
庚丁
兄:廪辛待整理待添
帝武乙
武乙
父:庚丁
长子:微子启(母贱,不得嗣)
少子:辛(母为正后)
待整理待添
帝辛(纣)
父:武乙待整理待添
总感想
①名字笑死我,②好多弟继兄位,③后代败家力太强,几个勤勤恳恳的好天子很不容易,④待添


西周前
称号
名字
谱系
事件
吐槽
后稷
父:帝喾
母:姜原(帝喾元妃)
待整理待添
不窋
不窋
父:后稷待整理待添
父:不窋待整理待添
公刘
公刘
父:鞠待整理待添
庆节
庆节
父:公刘国於豳。待添
古公亶父
古公亶父
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
长子:太伯
次子:虞仲
少子:季历(生昌)
待整理可喜欢古公亶父了
公季
季历
父:古公亶父
子:昌
待整理待添
西周
帝号
名字
谱系
事件
吐槽
文王(西伯)
父:季历
正妃:太姒
子:伯邑考,发(武王发),鲜(管叔鲜),旦(周公旦,鲁周公),度(蔡叔度),振铎(曹叔振铎),武(成叔武),处(霍叔处),封(卫康叔),冉季载
待整理待添
武王
父:昌
母:太姒
兄弟:见上
待整理待添
成王
父:发待整理待添
康王
父:诵待整理待添
昭王
父:钊待整理待添
穆王
父:瑕待整理待添
共王
父:满
弟:辟方
待整理待添
懿王
父:繄
太子:燮
王室遂衰,诗人作刺。待添
孝王
辟方
兄:繄待整理待添
夷王
父:畑待整理待添
厉王
父:燮待整理给了很多人机会的周厉王
宣王
父:胡待整理待添
幽王
宫湦
父:静待整理待添
东周
帝号
名字
谱系
事件
吐槽
平王
宜臼
父:宫湦
子:洩父(早死)
孙:林
待整理待添
桓王
父:宜臼待整理待添
庄王
父:林待整理待添
釐王
胡齐
父:佗待整理待添
惠王
父:胡齐待整理待添
襄王
父:阆待整理待添
顷王
壬臣
父:郑待整理待添
匡王
父:壬臣
弟:瑜
待整理待添
定王
兄:班待整理待添
简王
父:瑜待整理待添
灵王
泄心
父:夷待整理待添
景王
父:泄心
太子:圣(早卒)
其余的儿子:猛、朝、丐
待整理待添
悼王
父:贵
兄弟:见上
待整理待添
敬王
父:贵
兄弟:见上
待整理待添
元王
父:丐待整理待添
定王
父:仁待整理待添
哀王
去疾
父:介
弟:叔,嵬
待整理待添
思王
兄:去疾
弟:嵬
待整理待添
考王
兄:去疾,叔待整理待添
威烈王
父:嵬待整理待添
安王
父:午待整理待添
烈王
父:骄待整理待添
显王
父:喜待整理待添
慎靓王
父:扁待整理待添
赧王
父:定待整理待添
总感想


秦就两代,还一统了。前秦时期不超过上述范围。汉只到汉武帝,每代都写得很清楚。所以这两个朝代就不单独列表了。

后面还会有读后感,有兴趣可以在留言板一起讨论!

评分

参与人数 3存在感 +3 收起 理由
岁魈 + 1 继续?
帕西瓦尔 + 1 治愈系
塞缇丝 + 1 这个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