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37
- 帖子
- 182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12-11-16
- 在线时间
- 505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4-11-14
星之纪事者
管理者
- 携带金
- 6313 GP
- 活跃度
- 21 AP
- 技能点
- 4 SP
- 剧情点
- 0 TP
- 存在感
- 157 BP
|
《一个更安全的地方》是希拉里·曼特尔一九七零年代二十来岁上写的早期作品,一九九二年才出版,比之两获布克奖的《狼厅》三部曲,相当不为人知。上海译文多年前出过一个译本,译得奇差,情节颠三倒四,人物彼此混淆,通篇连精神病人的胡话都不不如(推荐搜索电子版领略一下风味,保证绝对值得一尝)。
但是即便译得这么差,我仍看完了,仍觉得这本书好。这当然是原作自己的好处。
我买了本原文,重看了一遍。大封锁前后(记不清了),自己什么也写不出的时候,我觉得不妨自己来把这本书重新译过。但是零打碎敲,译到第三章就放下了。后来到了岛上才又重新捡起来。这一次就非常之快了。最后译出来是五十万字稍多。严格计数,有效的工作时间大约是半年多一点。我用的是一支钢笔、十一本B5牛皮纸本、四张便利贴和字统网的人名地名译名查询网页,还有随搜随用的线上词典,通改时把词典换成了Chat-GPT。大AI时代,翻译集体下岗,我这么土法炼钢似乎蠢透,不过这本书就算最新代的AI也译不出的,因为里面充满机智的双关,跳跃的逻辑,缥缈的撩拨和遥远的呼应,一石掠过水面,霎那间多少起落,无穷往复的波纹回音。
录入完最后一个字,我大脑虚脱地空白,心中仍为人物的命运和感情激荡。非常奇妙的体验。心和脑确实是两码事。这也是少有的书,无论读过多少次,我都感到强烈的触动。译间有一时期跟六总同看2022大河剧《镰仓殿的十三人》,我是二刷。这是我迄今最喜欢的一部大河剧。我们都同意它和《一个更安全的地方》非常相似:满怀理想的开端,现实的无奈,挣扎,堕落,反目成仇,初衷尽毁,死不瞑目;每一个事件中偶然的意外和性格的必然,虽然有希望,但机关算尽周折挣扎,仍不能善终。人之心何等微妙、单纯、脆弱、坚硬,而要表现、表达出这些,不惟笔力,还得要最高超的洞察力,恰到好处的同理心和距离感,以及精准的克制。我但愿自己也能写出这样的故事,虽然自知每一项都力有不逮,但还是想努力一下。
此外,法国大革命是一切所谓革命的肇始,放眼其后东西二百年,无一不在它里面找得到所本。希拉里·曼特尔把所谓“革命”的这套机制、以及其中人的心态面目描摹得细致而透彻。我译它,像给自己擦亮一面镜子,看过去,也照将来。
为了译这本书,读了更多法国大革命相关的书,去了巴黎几趟。巴黎人民对马克西似乎是非常不待见的,找遍巴黎只在郊区的圣德尼发现一尊他的胸像。卡米尔倒是有像的,就在王家宫殿他踩凳子的地方,当然雕像也拖着只凳子在手上,可惜1942年被维希政府推倒融掉了,看来他的危险性过了一百五十年仍然不减。丹东就比较受欢迎。一天在Odéon吃完小酒馆出来,顶着雨匆匆走去地铁站,等红灯时六总突然说:“那是不是丹东?”确实——那身量,侧面就认得出。走了奥诺雷大街,切身体会到“奥诺雷大街,长得无穷无尽的街道。在路尽头他们冲迪普雷家紧闭的拱门大声咒骂。”身临其境,才真正领会到文中的诸多细节。这里姑且按下不提了。
大家的画像都收藏在卡纳瓦莱博物馆,虽然已经广为流传,但还是值得当面一看。而且不要钱。
六总被按头跟着我译的一路读下来。这种书本来实在不是她的菜,各种意义的看到心梗。谢谢六总(跪)。
翻译是相对不太耗费心力的工作,既学习原作者的技巧,又打磨自己的文字,要反复推敲、精炼的功夫,也比较合于我的性格:要随性所至一挥而我反而做不来。我家六太爷是位翻译大家,专研《尤利西斯》,虽然不及萧乾名声响,但所下的功夫、专业的程度,据说更胜一筹。可惜我当年没怎么跟他学过。如今有心,他早仙去了。不过太爷的理论叫《等效翻译论》,听起来我也不太能学的样子。无论如何,还是遗憾。
录入之后本想只改两遍便罢,但错误太多,又硬着头皮改第三遍,尽量统一表达、修正错误、填补疏漏,把译过来太别扭的地方尽量转为更合中文的表达。恐怕仍不能尽善,但我也实在不能了。种种种种,还望海涵。如果读来觉得词不达意,那完全是我的能力不足,原作是非常好的。
二〇二四年十月二十四日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